初談南邦育華學校德育成功經驗與做法
我受中國國務院僑辦公派,赴全球首批中國海外華文教育示范學校――泰國南邦府公立育華學校援教已近二年,當我抵達這所始建于1927年的老牌華校第一天起,便開始關注該校的德育教育,500多個日子過去了,可以說,育華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得非常成功,我從中也受到熏陶和啟發(fā)。
育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主要體現(xiàn)在以下五個方面:
一、以服務為宗旨 積極滲透育人理念
育華學??偨浝硗鯐孕虏┦吭f:“老師們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,應把服務學生置于首位”,學校領導是這樣要求的,老師們也是這樣做的。
育華學校的老師在為學生提供教育教學服務過程中,總能捧出“五顆心”:用細心去搜尋存在問題的學生、用耐心去教育紀律較差的學生、用信心去鼓舞成績掉隊的學生、用愛心去幫助性格孤僻的學生、用熱心去溫暖渴望求知的學生。
在育華學校,看不到老師們急風暴雨式地訓斥學生,而是對學生耐心說教、“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”,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,并適時給予引導和點撥,一心為學生著想。比如學校寄宿部董醉芳老師,她不辭辛勞長期以校為家,不僅關心學生的生活,而且經常指導學生學習,教會學生如何做人;學校寄宿部負責人高秀珍老師用慈母般的心胸來關愛自己的學生……正因為有這些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好老師,才使得泰國各地的學生,甚至緬甸、馬來西亞、臺灣、老撾、中國等國外學生來育華求學,因為家長放心,學生學得開心。
二、以管理為抓手 合理構架育人體系
育華學校經過多年積累和發(fā)展,形成了一套富有自身特色的學校德育工作管理
模式,主要可概括為“一縱一?M”。所謂縱向管理,就是建立學校、訓導處、年級、班級四級管理網(wǎng)絡,明確德育管理職責,責任到人,通過這種緊密的垂直聯(lián)系方式使學校德育組織系統(tǒng)指揮靈活、步調一致、信息暢通,充分發(fā)揮德育管理效能,保證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;所謂橫向管理,是指學校根據(jù)實際情況,分設幼兒部、普通部、國際部和寄宿部四個部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,其中,普通部分為小學和初中部,國際部分為小學和中學部(包括初中和高中),寄宿部分為男生和女生部,各部在德育管理過程中,始終能圍繞學校的中心目標和任務,依據(jù)各年級、各班級的實際有針對性、創(chuàng)造性地開展工作,既有分工,又有合作,最大限度發(fā)揮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主觀能動性,推動學校內涵式發(fā)展,這種管理辦法有效減輕了學校訓導處的工作壓力,極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成效,促進了學校整體管理工作的持續(xù)、健康發(fā)展。
班級是育華學校最小的德育管理單位,每個班分別安排了一名中文、英文和泰文老師協(xié)同管理,尤其是在國際部,這種中、英、泰多國科任老師聯(lián)手推進班級德育管理模式十分成熟,成為學校育人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。
放手讓學生參與管理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點。學生在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中,充當了管理和被管理的雙重身份,自己既受到學校紀律的約束,又能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,并得到了鍛煉和自我能力提高的機會。育華學校在德育管理工作中,充分利用學生會的優(yōu)勢,較大限度發(fā)揮學生的潛能,既減輕了老師在管理中的負擔,又提升了學生會干部的德育素養(yǎng),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,極大程度提高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水平,產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。如在學校晨會中,組織工作是由學生會干部負責的,他們可以用中、英、泰三種語言輪流進行主持,這種形式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和老師們的充分認可。
育華學校每學期開學初都要隆重召開家長會,學校總經理、中文和泰文校長以及國際班雙語班主任會和家長面對面交流,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,并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成績和表現(xiàn),這種家、校交流和溝通的途徑,優(yōu)化和改進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方法,使學校育人體系更趨科學、快捷、合理化。
長期以來,育華學校能把德育教育這項復雜而系統(tǒng)的工程做得扎實有效,主要得益于育華人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,能不斷開拓創(chuàng)新,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德育管理工作體系。
三、以校園為陣地 大力營造育人氛圍
育華學校位于南邦府中心地帶,校舍整潔,環(huán)境幽雅,85年來,無數(shù)學子在這里求學和生活,成為社會有用之才。學校目前有中、英、泰文教師139人,學生1590多名,教學樓、辦公樓、師生宿舍樓、食堂、運動場等硬件設施以及多媒體教室、圖書室、語音室、大會議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。
學校精心而巧妙地利用自身條件,大力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(huán)境,比如:充分利用電視、網(wǎng)絡、學刊、宣傳欄、榮譽室、廣播站等宣傳陣地,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;將“勤學、守紀、強身、重德”的校訓嵌入教學樓;在如玉堂門前、食堂大廳、教學樓走廊等地設置精美的宣傳櫥窗或宣傳欄;在教室內精心布置中、英、泰三種語言的圖片、成語和畫像等;在教學樓一樓醒目位置張貼“不恥下問”、“ 齊心協(xié)力”、“ 彬彬有禮”、“ 忠言逆耳”、“ 獨木不成林”等帶有中文注解的成語標語牌;在校園主干道的樹上懸掛“我想讓你在我的樹蔭下好好休息”、“ 為我和朋友澆澆水,松松土”、“ 長大后,我為你遮蔭”、“ 愛我,別摘我”等提示語牌;在學校進門處擺放、懸掛“戴安全帽”、“保護環(huán)境,人人有責”、“ 承國王之意,遠離毒品,制止危害國家的行為”等路牌或噴繪橫幅……
學校在努力創(chuàng)造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校園環(huán)境的同時,倡導積極向上、文明高雅、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,這既陶冶了學生的美好情操,又提高了他們對人性修養(yǎng)的審美追求,真正達到了育人的目的。
四、 以活動為載體 精心挖掘育人資源
育華學校每年均開展豐富多樣、精彩紛呈的課外活動,如:組織學生參加晨會、中文早晚自習、漢語營、運動會、童子軍遠足、數(shù)學營、參觀動物園、英語營、幼兒小市場活動;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寄宿生參加流星球、踢鍵子、滾鐵環(huán)、跳繩、功夫扇、刀術、空竹、廣播操等中國特色體育運動以及參觀陶瓷廠、私人食品作坊、軍事博物館;帶領學生外出游泳、參觀、學習、旅游等等。這些活動都貫穿著很強的思想道德教育,為塑造學生優(yōu)良的個性、培養(yǎng)學生優(yōu)秀的品質提供了充足的育人資源。
每個工作日早晨七點半至八點,各班統(tǒng)一上中文早課,晚上七點至八點,寄宿生集中上晚自習,中文教師利用這些時間,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和溝通,共同探討學習、生活、人生問題,使學生的道理素養(yǎng)得到提高;每個工作日早晨八點至八點半,學校都要舉行晨會,內容包括升泰國國旗、誦經、師生漢語和英語展示、做中國武術操、頒獎等活動,這為學生搭建了鍛煉和展示的舞臺,使學生的紀律性、集體主義品質和組織能力得到增強。
育華學校的漢語營活動是學校課外活動的一大亮點。學校每年在中文部的精心策劃下,安排有中國武術、舞蹈、象棋、書法、拓展游戲、剪紙、中國結、繞口令、學唱中文歌、滾鐵環(huán)、跳繩、畫臉譜、畫畫等活動,使學生的漢語水平明顯提高,行為動作得到規(guī)范,與老師的關系更加融洽。
運動會是育華學校課外活動的重頭戲。每年的校內學生運動會安排在11月份進行,大約持續(xù)二周,每天組織有二個多小時的體育活動,除了參加比賽的運動員、觀看比賽的啦啦隊員,剩下的學生都參與學生自行組織、自編自演的文藝節(jié)目。學生通過參加學校運動會期間的一系列活動,團隊意識、拼搏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得以增強。
童子軍教育是育華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精品工程。每到星期四,育華學子都按規(guī)定統(tǒng)一著裝,遵守嚴格的禮節(jié)和紀律,學習軍事知識,進行實地訓練。這項活動不僅培養(yǎng)了學生堅忍不拔、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,還展示了學生不畏困難、勇于進取的良好作風。
育華學校通過開展集體活動,讓學生共同學習、互相感染,通過側重日常行為習慣訓練,學生的道德情感逐漸得到培養(yǎng),樂于助人、自強自立、感恩社會的美德得到建立,學生的責任感、成就感得到提高。
五、 以節(jié)日為契機 科學探尋育人辦法
育華學校十分重視中、泰兩國節(jié)日,如中國的中秋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、春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等,泰國的敬師節(jié)、父親節(jié)、母親節(jié)、水燈節(jié)、潑水節(jié)等,并以這些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為契機,狠下功夫,大做文章,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多樣、豐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,培養(yǎng)學生愛國守紀、尊敬師長、注重禮儀、講究禮節(jié)、關愛他人、樂于助人等良好品質。
育華學校慶祝敬師節(jié)的活動盛大而隆重。儀式開始后,全體學生唱贊歌,一種神圣感油然而生,當學生在菩薩前行跪拜禮后,轉身匍匐在教師腳下,向教師獻花、行禮,一批接著一批,現(xiàn)場井然有序。通過這個節(jié)日,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,讓學生懂得,如果沒有老師們的辛勤耕耘便沒有他們的成才和幸福生活,將感恩思想滲入每一位學生的心田,對學生人生觀、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。
每年8月12日為泰國母親節(jié),節(jié)日當天,學校都會舉辦大型慶?;顒樱瑢W生們通過敬獻茉莉花環(huán)、施齋拜佛、與母親擁抱和交流等形式,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;每年泰歷12月的第一個月圓之日為水燈節(jié),節(jié)日當晚,學校都要組織部分學生去學校附近的汪河畔,把親手制作的水燈放入河中,或將孔明燈在夜空放飛,以寄托自己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每逢中秋節(jié),學校都要安排中國外派教師給寄宿生講節(jié)日來歷或相關故事,組織觀看學生表演的文藝節(jié)目或中秋沙畫等視頻,讓老師和學生一起吃月餅;端午節(jié)到了,學校領導會和寄宿生一起包粽子、吃粽子、畫龍舟;中國新年來臨之際,學校會開展大型學術展覽活動,全體師生參與,通過開展中國舞蹈、茶藝、水果雕花、中國知識有獎問答、對聯(lián)展示、烹飪等活動,提高學生的動手、動腦能力,讓他們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;中國春節(jié)到了,學校會對部分學生進行培訓,組織他們上街開展為期三天的舞獅活動……
學校緊緊抓住中、泰兩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機會,千方百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,成績斐然。
育華學校德育工作經過85年的實踐,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,形成了成熟且完整的工作體系,擁有很高的質量和水平,這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(yè)又好、又快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(湖北外僑辦外派泰國南邦育華學校教師 袁翱翔 供稿)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