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熊貓姓氏”,別致的中華文化代碼(3)
傳承新造費思量
縱觀幾千年的姓氏發(fā)展史便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如今的大姓、小姓,起初差別很小,之所以后來兩極分化,是因為不同姓氏采取了不同的發(fā)展方式,差別漸大。大姓“大”起來的原因是它不斷吸收、融匯別的族人,使自己不斷發(fā)展壯大;而小姓則采取相反的措施,不但不吸納別族,還要從自身分族析出其他姓氏,自己的族群因此而漸漸變“小”。
個別新的小姓并非傳承自祖輩。蘇州有一戶人家,長輩無人姓“點”,新生兒卻姓了“點”。原來是姓蔣的爺爺、姓宋的奶奶、姓卞的外公以及姓沈的外婆都想爭得孩子的“冠名權”,自然談不攏,于是,四人商議為男孩取新姓“點”――該字結構是上邊一個占有的占字,底下四點,四點分別代表蔣、宋、卞、沈四位老人的姓。對老人而言,“點”表示四姓(家)共同占有這個孩子;對孩子來說,“點”表示擁有四姓老人的共同關愛。后來男孩以點佳浩為名上了戶口。
其實,歷史上曾有點姓,但寫作“?c”,據(jù)說《太平圖話姓氏綜》上就有收錄。后來,“?c”簡化為“點”,但內(nèi)涵與“四姓共有”的“點佳浩”的“點”有區(qū)別?!?c”姓可寫作“點”,“點佳浩”卻不能寫成“?c佳浩”,不然“四姓共有”的美好愿望就沒了。
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自創(chuàng)疊加姓氏,成為很多小夫妻解決孩子“冠名權”問題的主要方法。從教多年的朱老師表示,“以往孩子有4個字的名字,一般是傳統(tǒng)的復姓歐陽、司馬、中山,現(xiàn)在一個班里,會出現(xiàn)一兩個4個字的名字,比如‘李楊’、‘王陳’‘孫許’等。開始還以為是弄錯了,現(xiàn)在見怪不怪了?!庇浾叩囊晃荒贻p同行叫做韓飛周游,每次活動簽到,主辦方還以為他們單位來了兩個人呢。除復姓外,還有孩子的名字巧妙地嵌入了父母的姓,如姓朱的父親和姓陳的母親,孩子取名“朱佳晨”。
針對層出不窮的夫妻為孩子姓名爭吵的新聞,專家表示其實大可不必,姓名只是一個社會標簽,孩子開心與否更重要,根據(jù)現(xiàn)行法律,孩子隨父母誰的姓都可以,與父母的血緣關系都是無法改變的。
古語云“坐不改姓,行不更名”,但在那些常被人起綽號、開玩笑的“熊貓姓氏”者里,動過改姓念頭的大有人在。對此,王大良覺得,大眾不要隨便開小姓人的玩笑,“無論有無惡意,說者或許無心,聽者肯定有意”。至于改姓,他表示“稀少姓氏應該得到保護?!薄吨袊帐洗筠o典》的編纂者之一、中國科學院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研究員更是對改姓之舉連連擺手,“不要改不要改”。他說,中國姓氏由父系世代傳遞,類似于人類Y染色體的遺傳,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過程中,眾多的小姓、奇姓、罕見姓不僅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傳,有的還保存了一份獨一無二的Y染色體遺產(chǎn)。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,多一個姓,不僅是多了一份家族史、文化史,更多了一部基因史。記者在采訪中也發(fā)現(xiàn),羨慕小姓的大有人在,“在崇尚個性的今天,頂著一個特別的姓,多酷啊?!?/p>